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23年1月10日开幕,来自省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们参与会议的各项议程,通过分组审议报告、大会发言、界别联组协商等方式,履行他们建言资政的神圣使命。
省工商联界别委员刘军:
乡村振兴,讲小而美的云南故事
云南省政协委员、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、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军
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,脱贫攻坚结束后,在风高浪急的新时代,我们如何将乡村振兴这条‘渔船’做大做强是‘3815’发展战略的目标实现的一件大事、难事,任务艰巨而光荣!”1月10日晚,在以“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托起群众‘稳稳的幸福’”为主题的云南省政协委员圆桌会议上,云南省政协委员、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、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发言,他认为乡村振兴要做好五点:
一是云南乡村要振兴,必须以产业振兴、市场振兴、品牌振兴为引领,方向对了,发展、收入才能上得去,东西好卖了,企业、老百姓才有信心;
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有谋长远的眼光,规划好干什么,怎么干,有所为有所不为,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,盯住一个产业干它五年十年,避免急功近利。比如孟连县的牛油果基地,澜沧粮食基地都是慢慢地发展起来的;
三是着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,云南山多盆地多,属立体型气候,生态环境好,要抓特点,做特色,做小而美的特色产业,用数字经济和网络赋能特色经济的发展,讲好云南小而美的故事;
四是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扶持民营经济,做优做强中小微企业,鼓励创新创业,让区域、地方经济热闹起来,乡村振兴才有依靠,就业与发展的问题也能有效解决;
五是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建设,好产品有好质量,有标准才能让云南五花八门的产品,变成琳琅满目的商品,成为云品出滇,消费者喜欢的品牌。
省工商联界别委员杨四龙:
加强涉旅企业扶持力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
云南省政协委员杨四龙聚焦云南旅游业恢复发展,建议采取贴息方式对我省旅游企业给予紧急纾困帮扶,并制定实施方案。
杨四龙认为,要鼓励全省各州(市)、县(市、区)出台对所辖区域内旅游企业的贴息帮扶政策。
其中,帮扶企业范围为:受疫情影响,特别是受“跨省游”中断而收入大幅度减少或基本没有收入。主要包括五类:旅行社类企业,A级旅游景区类企业,星级旅游酒店、民宿企业,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演艺类企业,实施并购重组的旅游类企业。
在帮扶原则和标准上,应按照分级负担、应贴尽贴的原则,市县政府使用中小微企业和特困行业纾困资金,对下列旅游企业贷款给予适当财政贴息。
杨四龙建议,对旅行社类企业、A级旅游景区类企业、星级旅游酒店及民宿企业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演艺类企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存量贷款对应2022年度待付金融机构利息,按照不低于50%比例给予贴息。对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涉及我省旅行社、A级旅游景区、星级旅游酒店及民宿企业、旅游演艺企业整合兼并,已完成工商登记并依法纳税,整合兼并涉及交易额5000万元及以上,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产生的贷款对应2022年度待付金融机构利息的,给予贴息。
省工商联界别委员陈德理:
聚焦发展诉求 清理政策障碍
如何优化和完善融资政策环境?省政协委员陈德理认为,我省要从政策层面全面梳理排查,清理制约中小型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政策障碍,对信用资产良好、有发展潜力、创新型的企业,以及体量小、信誉好的企业给予融资政策倾斜,尽量不设置融资条件。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意见,将民营中小企业相关产品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,并促进银行为中标企业提供项目贷款,解决资金压力。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银企对接机制、平台,进一步拓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,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。金融机构在有效的管控风险前提下,落实好无本续贷、循环贷款,降低“过桥”融资成本,银行不抽贷、不压贷,切实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,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
如何优化政务服务?陈德理认为,要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“一网通办”平台建设,推进政务服务的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便利化;针对中小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,实行因类施策,不搞“一刀切”,推动整改或保护性搬迁,督促落实各项环保要求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从制度、法规、政策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,抓紧推出一批“绿灯”投资案例,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,稳定企业发展预期。要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,发挥普惠性服务机制对市场主体的服务作用,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做法,动态完善“服务包”“服务管家”的针对性服务制度,帮助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。针对疫情对民营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,省、市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要加强与企业沟通对接,聚焦企业发展诉求,支持企业拓展发展空间。
陈德理还建议,对于研发和技术革新投入较大,资金链出现一定困难的企业,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其协调贷款,及时兑现奖补政策,让企业渡过难关,让企业心无旁骛地谋发展、抓发展。例如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,为企业排忧解难。同时,加大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,解决入驻企业的后顾之忧。
省工商联界别委员李学:
优化法治环境 助推企业发展
“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与民企平等的要求落实下来。”省政协委员李学提出,要打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,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,为民营企业家创造更多的安全感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出台相关奖励政策,引进科技、管理等高端人才;政府部门要建立专门的人才信息平台,为政府部门或企业搭建好所需专业人才的咨询、指导、服务,缓解中小微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。
李学认为,要创造性实现“一企一策”“精准滴灌”式服务。政府及各欠款的行政部门,应研究对策,拿出分批偿还民营企业欠款的计划,逐步分批偿还,增加企业活起来的血液。各银行在服务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上,可采取多种形式,如银行流水、票据、合同、信誉、股权质押、发展前景等,全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融资。政府在落实相关纾困帮扶政策上,要积极搭建民营企业政策解读直通车平台,企业可直接咨询,直接了解。各行政部门可直接指导、对接可享受政策的相关企业,用好用活相关惠企政策,助推民营企业发展。
优质的营商环境像阳光雨露,对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广大民营企业期盼,党委和政府能推动并实现审批事项最少、收费标准最低、办事效率最高、服务水平最好的“四最”营商环境目标,让云南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,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云南的一张闪亮名片。